第(1/3)页 不过这意外的收获,对韩阳而言倒也算是个小小的惊喜。 这还要什么自行车? “正所谓礼多人不怪,这份心意我领了便是。” 韩阳暗自笑了笑,将储物袋妥善收好,不再纠结于此。 云鹤真君苏鹤卿见韩阳神色变了变,不由含笑点头: “看来天蘅道友确实不算小气。这份见面礼,倒是颇费了些心思。” 说话间,他将话题引回了宗门事务: “说起来,今年你们紫霞峰,打算派谁去主持收徒事宜?” “应当是希声真人前去。” 韩阳不假思索回答,“她刚刚晋升真丹境,正是需要为峰内培养新生力量的时候。而且她门下至今还未收录亲传弟子,这次倒是个不错的机会。” 韩阳口中的希声真人,正是他的师姐萧妙音。 这位师姐天资聪颖,不仅在丹道造诣深厚,在音律一道上也颇有建树,道号“希声”便是取自“大音希声”之意,如今从假丹境晋升真丹,确实有资格收徒了。 在白云宗,修为境界与收徒资格有着明确对应。 一般的假丹境真人和内门长老一样,门下弟子只能列为内门弟子。 唯有晋升真丹,才有资格收录核心弟子。 萧妙音的突破,意味着紫霞峰又将多一位可以培养核心传人的师长。 “你们紫霞峰这几年倒也是人才济济,连妙音那丫头都真丹了。”苏鹤卿不无感慨说道,“记得她入门时还是个怯生生的小丫头,如今却已是一峰栋梁了。” “师姐天资本就不凡,又肯下苦功,能有今日成就也是水到渠成。”韩阳说道。 不过韩阳心里清楚,师姐能够顺利晋升真丹,他确实出了不少力。 “她去收徒了也好。” “宗门规矩不可破,让各峰真丹修士收徒,既是为了传承道统,也是为了你们各峰长远发展。” “你们年轻一辈的修士,或许不知,我白云宗巅峰时期,各峰主脉比现在要多出数倍。有些曾经强盛一时的主脉,就是因为后继无人,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。” 说到这里,苏鹤卿顿时有感而发。 “我们修真界,任何一个传承久远的大宗门,都会格外关注新鲜血液的补充。在东极域这个修真大域,竞争之激烈远超你的想象。” “在这里,落后就要被吞并,弱小就要被蚕食。” “白云宗,就曾在这上面吃过太多亏,付出过太惨痛的代价。” “当年,我白云二代祖师修为已达元婴巅峰,距离化神只有一步之遥。可惜天意弄人,最终不知所踪。” “当时宗门内的元婴后期修士太少,新一代弟子又青黄不接,未能及时成长起来。” “一旦宗门显露出衰败的迹象,后继无人,下面就会有无数势力虎视眈眈,想要取代我们的位置。” “哪怕是我宗这个曾经出过化神修士的顶尖势力,如果出现人才断层,也难逃被新兴势力取代的命运,连先代祖师呕心沥血创下的基业都保不住。” “为了体面落幕,我白云宗也不得不付出巨大代价,放弃重大利益,请求各大化神势力不要下死手。” “最终,我们和另外两家处境相似的势力,远走他乡,来到这偏远的吴越地区开荒拓土。” “这里虽然远离东极域的斗争中心,地方偏僻,让宗门得以休养生息,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选择偏安一隅,也意味着我白云宗失去了往日的进取之心。” “况且仅凭一国之地的资源和人才,根本比不上当年统辖百国时的盛况。” “如今当下火爆一时古凤皇朝,在当年也只是白云宗麾下的附属势力之一。” “这样的境遇,直接导致了我白云宗的进一步衰落。” “在东极域核心区域,灵气充沛,资源丰富,有希望修炼到元婴后期的天才层出不穷。但在这里,资源有限,人才稀少,光是具备元婴资质的弟子都很难找到。” “即便偶有天赋出众者,受制于修炼资源的匮乏,如今宗门内元婴修士的修为上限,都只能停留在元婴初期。” “我白云宗走过的弯路太多,付出的代价太大。” “所以,现在你们看到的每一条宗门规定,背后都是一代代人用鲜血和教训换来的经验。” 苏鹤卿曾任宗主,对此有着更深的理解。 修士并非冥顽不灵,他们也会痛、会反思,会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,竭力不让悲剧重演。 如今白云宗能在吴越之地安稳立足,多亏了修真界疆域实在太大了,即便是化神、炼虚这等大能,也难以完全掌控如此广袤的地域。 这种地理上的辽阔,为众多中小宗门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。 从表面上看,修真界似乎毫无规则可言。 大修士随心所欲,似乎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。 但实际上,每个修士都清楚其中存在着不容触碰的潜规则与底线。 比如肆意灭门屠宗。 对各大势力而言,稳定永远是首要考量。 稳定远比所谓的公平正义更为重要。 一旦有人越过这条红线,打破了既有的稳定格局,触犯众怒,必将引来各方势力的群起而攻。 尤其是东极域各大圣地定下的规矩,其实极为森严。 基本遵循着“能者上,败者下”的原则: 竞争成功,留在东极域吃香喝辣。 竞争失败,去偏远地带开荒! 只要白云宗安守吴越,不主动参与纷争,基本上没有势力会前来进犯。 但若是想要重返东极域争夺资源,没有足够的实力,这是所有的宗门都不会容忍。 韩阳听后也是深有感触。 不过他也明白,在修真界想要真正做到以史为鉴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 修真界本质上是一个极其残酷的世界,远非表面那般美好。 就拿修仙需要灵根这件事来说,看似是一种不公平。 但这恰恰给了天下所有人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,也是维持修真界平衡的重要机制。 倘若人人都可修行,修真界的顶层恐怕早已被第一批修行者彻底垄断。 先得道者必定会提携亲友,形成固化的利益集团,修炼资源将很难流向外人,特别是后来的修行者。 就算你是万年一遇的天才,可上一个万年一遇的天才也还在世呢。 长此以往,修真界恐将沦为世袭修仙,阶层彻底固化。 而灵根的存在,却是任何人都无法自主决定的。 没有修行资格,就是没有。 正因如此,任何势力想要维持地位不滑落,就必须不断吸纳外来人才。 宗门之所以能在修仙界始终占据主流,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开放和包容。 对于真正有天赋的人才,绝大多数宗门都乐于倾力培养。 即便对方曾是街头乞丐,也会得到同等的重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