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星远的发展规划-《重生从700万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大体上来说就是喜欢玩游戏,喜欢看小说,喜欢聊天,喜欢网购,不同喜好的用户下载的app也是不同的。”

    “王总说的没错,每个人的喜好不同,放到新闻的角度来说就是有人喜欢政治,有人喜欢军事、有人喜欢看明星八卦,有些人看体育竞技......

    我们通过大数据,按照用户的喜好将新闻分类推送,将用户喜欢的新闻题材,直接推送给他们,    由我们来帮助用户找他们喜欢的新闻,    这就是我们的商机。

    当然了,在初期我们肯定做不到精准推送,一方面是技术限制,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服务器也没有这么大的运算量。

    所以我们初期目标应该是通过大数据获得用户的喜好之后,简单的先分为几十种,每一种用户与其他类型的不一样。

    喜欢政治的,我们推送时事政治;喜欢军事的,我们推送军事新闻,喜欢明星八卦的,我们推送娱乐圈大事小事,大概的推送逻辑就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“老板,即便是这样,这也是一个长期工程,不说其他,如果真的有轰动全国的新闻头条,我们是不是也必须发给所有的用户?这方面怎么控制?这个光靠大数据算法是很难实现的。”徐佳乐说道。

    “其实老板刚刚说的粗略分类就是解决办法了,通过这种方式,我们不仅可以实现一部分的精准推送,还能让用户帮我们鉴定一款新闻到底能有多少热度。

    用户对新闻的反馈,让我们能更好的确定用户喜欢什么新闻,再反过来把新闻推荐给用户,实现一个良性循环,这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。”王景说道。

    听完王景的话,罗凡露出了笑容。

    因为前世新闻类巨头的今日头条就是这么干的。

    通过大数据实现新闻的推送,再通过用户对新闻的反馈,确定用户喜欢什么新闻,把这类新闻推荐给用户,实现一个完美的循环。

    然后头条火了,创造了3个月下载量破千万,一年的时间内日活量超过搜狐,新浪,直逼门户第一的企鹅新闻这样的奇迹。

    今日头条起飞以后,他们的精准推送已经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,但头条并没有故步自封沾沾自喜,紧接着头条又推出了“头条号”,与内容创作者共享利润分成,成为了仅次于微信公众号的自媒体平台。

    后续借助优秀成熟大数据的算法,头条的母公司在短视频领域也崭露了头角,很快就成为了全华夏短视频领域的龙头,在另一个领域打破了bat的封锁,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    “老板,那我们的新闻app要叫什么名字?”高萌问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